在台正式發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GSX-R150&GSX-S150再次為SUZUKI接下了漂亮的訂單數字。身為GSXR當家的老么並訴求整體性能與穩定性平衡的GSX-R150&GSX-S150到底有什麼魅力呢?就讓MotoBuy帶大家搶先體驗!
實測心得影片
SUZUKI GSX-R150 |
優渥高轉動力、帥氣的輕檔風格以及MotoGP配色都是GSX-R150讓車友們愛不釋手的原因!
霸氣有如當家GSXR的車頭造型,更利用MotoGP配色線條勾勒,相信他將會迷倒不少車友!在車頭大燈部分配合整流罩有菱有角的頭燈設計內部採用LED燈具,大幅提升照明效果。
MotoGP配色當然不能缺少GSXR的經典標誌以及SUZUKI LOGO。由車頭連接到車身的整流罩展現十足跑格!
配合GSX-R150的輕巧車身,SUZUKI也將油箱尺寸減小。在油箱下方則有導入空力套件也增加空氣力學。
媒體實測車款為未採用ABS系統的印尼版本車輛。台鈴出場的則是為台灣車友特別設計的GSX-R150,搭載290mm浪花碟盤以及ABS煞車系統。前框則是搭載10爪的17寸輕量輪框,輪胎搭載90/80-17的IRC NR88輪胎。
多功能液晶儀表板內擁有檔位顯示、時速、轉速、里程等等。空檔燈、引擎燈、水溫燈、超轉燈則是位於液晶錶外。
GSX-R150搭載KEYLESS系統。簡單的按壓操作就能解鎖車輛!
巧妙的油箱鑰匙設計,鑰匙設計於KEYLESS下方。轉至一段位置即可將鑰匙取出。
屬於跑車風格的GSX-R150把手位置較為戰鬥。也隨之改變騎乘姿勢。
後懸吊系統採用多連桿結構組成,對於路感回饋更為細膩。SHOWA後避震則是扮演著稱職的懸吊角色!
基本的後碟台灣版一併搭載ABS系統。相同的17寸10爪輕量化鋁圈後輪則為130-70/17 IRC NR88輪胎。
SUZUKI GSX-S150 |
再來看到GSX-S150,和GSX-R最大的差異則是整流罩以及頭燈造型!
較具休閒取向的GSX-S150,從外觀看去缺少了戰鬥氣息卻增添了舒適的休閒感受。但充滿性能特性的引擎依舊蠢蠢欲動。
屬於街車造型的GSX-S150。頭燈則是突出在外,沒有整流罩的包覆。這樣更凸顯GSX-S的風格!
GSX-S150未配備KEYLESS系統,則是採用傳統鑰匙開關。
卸下充滿戰鬥氣息的外袍,取代的則是肌肉線條十足的車身曲線。完全不輸給GSX-R的緊實線條引領著另一種輕檔街車風格。
GSX-R150&GSX-S150皆採用147.3cc DOHC雙凸單缸水冷引擎,19.2ps最大馬力在10,500rpm爆發。嬌小的車身重量搭配上19.2ps的馬力,也難怪能獲得小阿魯的美名!
單向雙活塞卡鉗、290mm浪花碟盤台灣版本也有搭載ABS系統。游刃有餘的制動手感相當適合GSX-R150&GSX-S150。
依舊採用與GSX-R150相同的尾燈設計,方向燈、尾燈皆以鹵素燈泡顯示。向上揚起的車尾曲線展現GSX150的特殊風格。
SUZUKI GSX-R150 & GSX-S150差異 |
猶豫購車車型?MotoBuy在這為大家同整GSX-R150&GSX-S150的差異。
首先由於定位不同,車頭部分GSX-R150採用大面積整流罩展現獨特跑格。GSX-S150則是使用街車風格的單燈設計。
從車側圖簡單就能看把手高度差距。如果你是喜歡戰鬥騎姿的車友GSX-R150會給你絕對的戰鬥氣息;那如果你是喜歡街車休閒風格,GSX-S150則會給你舒適的騎乘感受。
頭燈部分也有所不同,連合整流罩的GSX-R150展現十足流線風格。而GSX-S150突出的頭燈造型則是相當前衛!
GSX-R150搭載KEYLESS系統,GSX-S150則是擁有機能的實體鑰匙開關。
GSX-S150具有中柱以及側柱配置,GSX-R150則是採用側柱配置。
最後就是跑車型式的GSX-R150有的整流罩以及街車GSX-S150富有肌肉線條感的側殼。
SUZUKI GSX-R150騎乘三視圖 |
屬於跑車的GSX-R150把手較低改變騎士坐姿。較前頃的騎乘姿勢給予騎士更戰鬥的駕馭特性。
GSX-R150提供較低的座高177CM身高的騎士能夠將雙腳定踏於地面。重心較低設定在彎道駕馭時擁有更穩定的駕馭體驗。
SUZUKI GSX-S150騎乘三視圖 |
較瘦小的騎士駕馭GSX-S150也不會有太突兀的視覺感受相當合適。
SUZUKI GSX-R150 & GSX-S150騎乘體驗 |
GSX-R150,給我的第一印象相相當前衛具有跑車質感特色,在酷炫的外型下,隱藏著相當令人熱血沸騰的動力表現,對於騎乘改裝速客達的體驗者來說,這輛小阿魯原廠擁有相當穩定的懸吊表現以及令人安心的原廠配胎。
動力表現上,低轉表現略顯不足,需持續維持高轉速表現,進出彎道才能擁有不錯的推力表現。不過也礙於檔位齒比的限制,在實用速度的檔位頗為尷尬,二檔斷油約落在80km/h左右,三檔約略105km/h,在山路上進退兩難。
整體GSX-R150騎乘上相當戰鬥,低把跑車風格相當帥氣,在路上行駛立馬成為目光焦點,擁有不錯的高轉動力表現以及原廠配置穩定的懸吊系統,再搭配上抓地力充足的原廠IRC配胎,整體騎乘起來相當協調,唯一略顯不足的也就正是低轉動力表現,不過他就是一輛150c.c.級距車輛,整體來說還是給予相當高的評價,再此也分享給所有準車主以及還在觀望的車友們!
GSX-S150和GSX-R150最大的差異就是在騎乘姿勢。這點其實坐上車輛後簡單就可以感受到。較舒適的騎姿讓騎士在停停走走的市區中擁有更舒適的騎乘感受,對於在市區較長時間騎乘的車主來說是個重要的考量點。
在彎道體驗部分藉由多連桿機構、車架設計以及輪胎IRC輪胎選用,穩定性以及靈巧性皆優異。但在高速部分因為缺少GSX-R150的整流罩設計,駕馭中車身晃動較為明顯。動力相當、懸吊配置、車體配置相同的情況下GSX-S150就是缺少了那麼一點高速的穩定性。
GSX-S150較適合市區騎乘以及偶熱血車友駕馭和GSX-R150有一點不同的特質。綜觀這些特點而言相信這款熱銷的GSX-R150&GSX-S150未來會有許多增加特性的改裝品露面。SUZUKI台鈴發表的當家輕檔GSX-R150以及GSX-S150,也將掀起國內輕檔級距的激烈戰火!
採訪協力:SUZUKI
更多摩托車情報
歡迎加入 MotoBuy 專業摩托情報 粉絲團
隨時鎖定 第一手車壇情報
當談到機車改裝配件,KOMAX 這個新興品牌近期引起了不少討論。雖然剛成立不久,但 KOMAX 背後的團隊其實擁有 20 年的汽機車外觀零件代工經驗,轉型為自家品牌後,開始推出一系列兼具質感與實用性的改裝精品。
KOMAX 專注於各種車輛的外觀改動,致力於將車輛的外觀設計提升到另一個層次。品牌的改裝配件不僅能提升車輛的外觀,還能強化運動感與個性化風格。
今天我們要開箱的是:KOMAX x SYM JET 車系造型胸蓋、短牌架、後內土除、加大空濾、前鏡頭架!產品的更多細節,就讓小編娓娓道來~
魚骨造型設計,搭配特殊的碳纖維壓花,細節最到位!
前鏡頭支架採用了魚骨造型設計,搭配特殊的碳纖維壓花,展現出獨特的運動感與科技感。不僅在外觀上與車身線條完美融合,還兼顧了實用性,提供穩固的安裝結構!
經過精密製程處理,提升耐用性與安裝精準度,不僅能為車輛增添個性化風格,更能滿足騎士對於安全與功能性的需求。
前鏡頭支架實際安裝效果:
從外觀來看,密合度非常不錯!行車記錄器不管是開孔位置還是開孔大小都非常剛好,整體外觀與車身完美融合,達到無縫連接的效果。
在提供穩固支撐的同時,確保了行車記錄器的穩定運行,不會受到車輛震動或移位的影響。期待 KOMAX 日後能一併推出前燈殼總成的產品,能讓行車記錄器支架與燈殼外觀更加一致!
SYM JET SR/JET SL/JET SL+ 造型胸蓋
在底板部分採用了與原廠相輔相成的花紋設計,確保安裝後能夠完美融合於車身,毫無違和感!原廠鎖點設計也讓胸蓋達到最簡易的安裝程序,新手小白也能輕鬆換!
帥的同時!增加通風效能才是關鍵!
胸蓋表面更加入了蜂巢、幾何開孔設計,不僅賦予胸蓋更為立體與動感的視覺效果,也強化了整體的運動風格。挖洞的設計不僅是為了美觀,它還能有效提昇引擎散熱性能。
夏天就要來了,如何在激烈操架時有效「降溫」往往是車主們最需要的!蜂巢與幾何圖案的開孔設計能夠更有效地引導氣流,幫助車輛引擎區域的熱氣快速排出,從而保持引擎的最佳運行溫度!
流線型的外觀與運動感十足的細節,讓整體車身更具動感與現代感,同時胸蓋跟腳踏板不管是造型抑或是密合度,都非常一致,讓車主在享受外觀升級的同時,也能擁有更質感、更具統一性的改裝體驗。
SYM JET S/JET SL/JET SL+ 加大空濾外蓋
硬派外型,讓你的車更俐落!
對比原廠較為圓潤的空濾外蓋,KOMAX 利用充滿肌肉、稜角的外型設計,明顯傳達出較為硬派的個性,搭配碳纖維壓紋與類氣霸的設定,大大提升了整體質感,同時也讓外蓋更具科技感。
KOMAX LOGO 隱藏其中,低調又不失質感!這種設計讓品牌元素在不打擾整體外觀的情況下,增添了一份精緻感~
進氣效率 UP!提高引擎效能!
加大空濾的設計進一步提升了空氣流通量,增強引擎的進氣效率,讓引擎獲得更多的空氣供應,提升燃燒效能,進而提高整體的加速性能與動力輸出。這不僅是對外觀的升級,還能改善車輛的引擎響應,無論低速還是高速行駛時,都能感受到更加強勁的推進力與穩定的引擎表現。
加大空濾外蓋實際安裝效果:
全部安裝上車之後小編私心最喜歡的就是這塊加大空濾外蓋了,它的設計不僅具備強烈的運動感,還能提升車輛的進氣效率。外觀上,肌肉感十足的線條與碳纖維壓紋的設計相得益彰,與車輛的整體風格完美契合。
功能上,加大空濾不僅改善了空氣流通,還使引擎在加速時能獲得更多的空氣,進一步提高了性能輸出,讓騎乘的體驗更加順暢與穩定。
雖然這是外觀上不易察覺的部件,但 KOMAX 依然在這個小地方展現出不容忽視的設計巧思。土除中間採用了碳纖維壓花設計,這不僅增添了運動感和科技感,還提升了整體的質感與視覺效果。
開孔設計,讓車尾視覺不再厚重!
更具特色的是,土除右方設有開孔的小小亮點,這個設計不僅打破了土除原有的單調感,也讓車輛的輪框、輪胎部分露出更多,造就了車輛尾部整體的視覺輕盈感。這些細節的設計,不僅展現了 KOMAX 對每個零件的精心打磨,也讓整體車輛更加與眾不同。
獨立開模製造,邊緣零毛邊!
採用獨立開模製造,邊緣處理精細,完全沒有毛邊,確保了每一個細節都無瑕疵,無論是觸感還是視覺效果,都達到高品質標準。
新車必改項目:短牌架
以現在的改裝流行趨勢來看,短牌架似乎已經成為許多車主的必改項目。相較於原廠那種過於凸出且較長的牌架,KOMAX 的短牌架設計成功捨棄了多餘的繁瑣視覺,讓車尾的線條變得更加簡潔、俐落。
具備肌肉感十足的線條設計,整體造型更加硬朗,襯托車輛的運動風格。同時,開孔設計不僅強化了視覺效果,還能有效減輕重量,提升車尾的流線型美感。
附有 LED 牌照燈、反光片,安全又不怕鴿子抓!
此外,短牌架還附有 LED 牌照燈與反光片,為車輛增添了現代感與實用性,提供更清晰的大牌識別,同時也符合交通法規要求。
重要的是,短牌架的大牌角度完全符合法規要求,車主無需擔心違法問題,確保合法上路的同時,也能擁有更具運動感與個性的車尾外觀。
融入肌肉感十足的線條,並且特別針對開孔位置與形狀進行精細調整,既保持了極佳的功能性,又增添了一份強烈的個性。
採訪協力:KOMAX Taiwan
更多摩托車情報
歡迎加入 MotoBuy 專業摩托情報 粉絲團
隨時鎖定 第一手車壇情報